百利达一直以来
将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等人体成分测量的新指标
传递给热爱健康的人们,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的认识。
健康指标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社会。
为了让人们更加健康,
百利达未来还将努力研发能够改变人们健康的新指标。
谷田賀良倶
(たにだかろく)
商店开业
1955年左右、厚生省(当時)
提出“成人病”这一亚健康理念
开始生产
体重秤
百利达创始人 谷田五八士访问美国之际,惊叹于美国每个家庭都有体重秤,于是着手开发体重秤。
日本首次
销售电子体重秤
1980年、日本肥胖学会等机构提出
“脂肪含量与健康问题”的理念
世界首次
实现了站上去即可测量人体脂肪。除了体重指标,
用来确认肥胖程度的“体脂率”新指标诞生。
研发故事研发担当佐藤富男
抱着“试了才知道”的信念,
进入公司第一年,独自研发体脂肪秤。
曾经人们对于肥胖的界定是根据体重来判断的。但是初任社长说“肥胖的判定不是以体重为标准,而是脂肪的多少。”时,决定TANITA要开始研发测量脂肪的设备。但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项目,我作为当时的新员工,以研究课题的形式开始了研发工作。我记得开始时也很迷惑不知从何入手,周围也没有懂这方面的人,就抱着“试了才知道”的心态接受挑战。当时正确的脂肪测量方法只有水中体重称量法,非常耗时耗力。想着能否像体重秤一样可以简单地测量,于是开始了不断尝试的过程。终于确立了利用脂肪不易导电的特性,推导出脂肪含量的测量方法。要建立推导出脂肪含量推测值的公式,需要跨年龄层、多种体格类型的人体数据。每天奔走收集这些数据。然后1992年终于成功研发了世界第一台体脂肪秤。家用型产品也开始销售,体脂肪率这一新指标被广泛认知。
水中体重秤量法
对人们的影响销售担当松本浩揮
体脂肪率指标被广泛认知,
人们的健康意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最初面世的体脂肪秤是用于专业服务领域,属于高端商品,当时的价格是48万5千日元。但是因为只要站在秤上就可以测量的方式非常方便,大学等研究机构、健康诊断中心等医疗机构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之后,家用体脂肪秤也开始投入市场销售。当价格2万日元的机型上市后,体脂肪秤一举成为市场热点。与此同时,“体脂肪率”这个词语在一夜之间广泛传播。随着体脂肪秤的普及,减脂运动也备受关注。计步器、哑铃等健康器材也登上市场舞台,销售店铺中专门设立健康器材专区。看到如此的景象,惊叹于人们对体脂肪的认知接受如此之快,也感受到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改变如此之大。
医院及专业医师
开始采用体脂肪秤
通过电视节目频繁宣传
大众开始对肥胖与体脂肪相关
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世界首次
家用脂肪秤
发售
体脂秤广受欢迎
消费者咨询纷至沓来
进入健康减肥时代
“成人病”变为“生活习惯病”
1999
WHO发布名为“代谢综合症”
的诊断标准
由治疗转变为预防的时代
世界首次
在电视节目、报纸等媒体上多次介绍,因此大众对于
““内脏脂肪”是衡量健康的标准之一” 广泛认知。
研发故事研发担当西澤美幸
为了能让产品更加亲民,
研发出全新测量项目“内脏脂肪等级”
我司在1992年发售了体脂肪秤。当时一个研究报告显示腹部脂肪中导致患病风险最高的是内脏脂肪,这一论述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紧跟着研发内脏脂肪秤成为公司研发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体脂肪是计算密度,与此相对,内脏脂肪秤则是计算面积。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和技术部门进行不断打磨。当时收集到764人的人体数据用于开发。现在则有1万人以上的数据量。在产品发售前,关于如何使客户理解新的概念开展了讨论。于是我想到了“内脏脂肪等级”,提出了不用具体的推测面积值表示,而采用让客户更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方案顺利通过,随之推出了内脏脂肪秤,可以让大众使用产品的同时,并非常容易理解新的指标。
对人们的影响销售担当打越亘
为了普及新产品,进行的宣导活动
成为改变大众健康的契机。
销售开始时,人们对此几乎没有认知。一边做销售工作的同时,为了给人们普及产品,进入卖场讲解、参与媒体宣传,如此在各种场合为大家普及内脏脂肪的相关知识。当时,测量内脏脂肪的设备基本只有CT扫描。我想在家就可以简单地测量内脏脂肪等级这个特点能成为一大卖点。很幸运的是随着大众的认知不断提高,产品的销售数量也不断增加。对于内脏脂肪相关咨询也不断增多。之后对代谢综合症的关注热潮随之而来。我们的产品经常被电视等大众媒体提及介绍。内脏脂肪等级这个概念的出现成为了让人们的健康意识发生改变的契机之一。
家用人体成分分析仪
“inner Scan”发售
2006
“代谢综合征”
被选为流行用语
2008
开始着眼于内脏脂肪
相关疾病的诊断
世界首次
评价肌肉质量的新指标---“肌肉质量点数”可按不同部位
分别评分。运动员以此作为提高训练成效的评价标准,
大众也开始广泛采纳。
研发故事研发担当内山朋香
关于肌肉的全新理念,
从量到质的改变,让肌肉质量看得见。
我最初是在协助国家对疑难病研究时遇到一些非常在意的现象,让我迸发出这个想法。当时有一种定论“肌肉数量和肌肉力量存在一定比例变化关系”。但是出现了一些现象又不能仅凭肌肉数量的变化、差别来进行解释。例如,曾经有长期运动的中老年人,一旦停止运动后,肌肉力量下降,但肌肉数量并没有减少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和专家不断讨论交流,结合人体电流特性后,开始寻找原因是否归结于肌肉的“质量”。于是决定建立“肌肉质量评价”指标,对此展开研发。但是不同于肌肉数量,肌肉质量是不易理解的概念,如何能够说明清楚是一个费劲的问题。经过部门内外各种意见交流碰撞,产生了指标不需要单纯的测量数值表示,而用易于理解的分值打分式表示的想法。于是可以展示肌肉质量点数的世界第一台人体成分分析仪诞生了。
对人们的影响市场担当冨増俊介
在运动领域获得认可的新指标
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获得支持和帮助。
因为在TANITA首次推出肌肉“质量”点数的新闻发布会上聚集了近70名记者。我感受到了大家对于新产品新概念的热烈 反响。在可测量双手双脚不同部位的机型诞生后,主要的咨询来自于运动领域,对运动员们的训练和身体管理起到了有效的帮助。很多运动员表示“对肌肉的认知意识改变了”“训练方法也改变了”。另一方面,我觉得肌肉质量分数在普通人的健身和健康管理中,也有发挥作用的潜力。例如,对于肌肉数量增加比较困难的女性和高龄人士,如果看到肌肉质量分数会敏感地发生变化,那么就会保持继续运动的动力吧。所以,今后想投入更多的活动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概念和产品。
百利达是一个“以变为是,崇尚创新,倡导求变”的企业,以此为企业的文化根基。这一理念从体重秤制造初期开始一直持续保持至今。全公司员工秉持着不同于以往、不断提升、尝试新挑战的心态进行日常的工作。
产品研发的构想不仅起始于研发部门,公司其他部门也会提出新的想法。例如:销售部门。从客户的体验及观点出发,以“如果做成这样,对客户更好吧”的视角开创全新的产品企划。灵活应对的内部体制也是百利达能不断创新的背景之一。由销售第一线首先提出再进入研发而实现的功能也不胜枚举。
百利达办公室采用自由座位制,员工没有固定的个人座位,可以自由选择办公位。不论部门职位之别,员工之间交流自由活跃。意见沟通和热烈的讨论如家常便饭般常见,在交流中经常迸发出新产品的创新构思。
百利达致力于研发一切对健康有帮助的项目。“人体脂肪率”这一词语也是在百利达开发出人体脂肪秤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内脏脂肪等级、人体水分率、推定骨量、肌肉含量等指标如今也是主流的体成分测量项目。能够通过测量,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并且不仅仅局限于人体成分的测量,还想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代表取締役社長